界面新闻记者 |
2025年开年,又见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清盘预警。
1月3日 ,百嘉基金公告旗下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连续60个工作日规模低于5000万元,触发清盘预警,并以通讯方式召开百嘉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证券投资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 。
实际上,2024年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已出现大“缩水 ”的趋势。
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场共计有90只跟踪同业存单指数的基金 ,最新份额合计1055.81亿份,相较成立时的3273.20亿份,规模仅剩不到三分之一。
90只基金中 ,仅鹏华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富国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和国联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这3只基金份额增长明显,较成立时分别增长了201.32% 、174.76%、156.07%。有53只基金份额较成立时缩水超过80%,约40只基金份额缩水超过九成 。规模方面 ,有20只基金低于5000万元,已是迷你基金。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发展始自2021年,2022年,同业存单基金大幅扩容,发行份额合计达到了2140亿份 ,当年有7只百亿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成立,分别是广发、平安、国泰 、嘉实、汇添富、招商 、工银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发行份额超过100亿份。截至目前 ,这些基金份额缩水至8亿份至50亿份之间不等 。
2023年发行份额合计达到约670亿份。2024年,该类发行份额合计约为320亿份,发行份额与前两年相比大幅下滑。
在这样的背景下 ,2024年,仍有15只同业存单基金成立,尽管基金数量相较2022年和2023年有所减少 ,但销售情况仍相当不错 。2024年,尤其是11月,当货币基金收益率下滑至低点 ,财通资管、贝莱德、农银汇理基金旗下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均启动了比例配售,销售火爆。
有投资人士表示,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属于低风险偏好客户的理财产品,短债基金 、货币基金等产品对该类有一定的分流 ,特别是过去一年短债基金在收益表现上优于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受到投资者青睐。而规模缩水后,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留存的客户黏性更强 。
某公募人士表示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规模的缩水与2024年上半年货币基金收益上行和债牛行情有一定的关系。同业存单基金在发行之初,一定程度上被视为货币基金的替代。但随着2024年上半年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上行,外加各类型债券型基金的火爆 ,加剧了这段时间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的资金流出 。而到了2024年下半年,权益市场疯牛出现,股债跷跷板显现 ,资金再次流出,涌入权益市场。
上述公募人士还表示,出现资金流出的主要还是业绩表现不佳的同业存单指数基金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虽然是指数产品,但不同管理人的净值增长率还是存在分化的,较大,业绩表现较好的此类产品规模所受的影响并不大。
Wind数据显示 ,在全市场90只同业存单指数基金中,份额缩水超过九成的同业存单指数基金2024年基金收益普遍低于2%,收益率的最低仅为0.60% ,而存续情况相对较好的同业存单指数基金2024年基金收益普遍高于2%。另一方面,2024年,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约1.90% ,对比货币基金2024年平均收益率为1.71% 。
存续份额不断大幅缩水,收益表现不佳,为何仍有该类新基发行并销售“火爆”?
上述投资人士认为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销售面向个人投资者居多,销售渠道影响力较大,不同销售渠道有一定区别 ,一般新发产品销售渠道倾斜力度较大,可能会引来“爆款”销售现象。
上述公募人士表示,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很好地衔接了货币型基金和短债基金之间的投资空白区,例如 ,2022年末理财“负反馈”、2024年三季度末债市大幅震荡的时间段中,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由于具有低波动的特征,可在短时间内实现净值修复并创新高。在2024年上半年的“资产荒 ”行情中 ,存单指数基金也能体现出平均收益优于货币类基金的特征,为投资人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投资工具 。
2024年以来,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收益率整体下行。未来 ,同业存单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广谱利率下调背景下,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有何优劣?
上述投资人士认为,过去一年债券市场利率持续下行 ,未来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利率仍处于下行趋势中,长久期和高杠杆是增厚收益的主要手段 ,但长久期意味着波动的加大,投资策略应视自身客户对波动容忍度和收益偏好做出自身最优策略。
他还表示,同业存单指数基金优势在于风险低;劣势主要在于收益低于短债基金、其他利率债指数基金产品;和货币基金相比,货币基金摊余成本估值没有波动 ,同业指数基金市值估值存在净值波动,净值波动性大于货币基金,且流动性不如货币基金 。
上述公募人士称 ,自家基金未来同业存单基金增厚收益的策略为通过宏观环境 、市场交易结构、资金面情况,判断存单、信用债 、利率债的合理配比;自下而上,深入研究各板块资产 ,寻找性价比最优个券。存单方面,在保障流动性的同时,寻找一二级市场定价偏离带来的配置机会、期限利差变动带来的交易机会;信用方面 ,努力寻找高等级信用债的个券机会、一二级投标定价偏离带来的投资机会。
国办:鼓励发展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并购基金等|界面新闻 · 快讯
界面早报 | 2025年度申报纳税期限明确;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同比增长超40%|界面新闻 · 中国
多家上市公司布局AI玩具,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超350亿美元|界面新闻 · 科技
央行: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等新设立工具,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界面新闻 · 快讯
央行邹澜:预计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业务规模和响应速度会有较大提升|界面新闻 · 快讯
中国五矿等出资设立国新创投基金,首期规模100亿元|界面新闻 · 快讯
响应中长期资金入市,信托积极入局一级市场,创业和并购基金为主要投向|界面新闻
乘联分会:11月乘用车市场产品竞争力指数为86.8,环比下滑3.5个点|界面新闻 · 快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